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7
编号:13646136
联合药物治疗宫颈妊娠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7
     【摘 要】目的:对联合药物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60例宫颈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选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50mg+口服米非司酮对A组25例患者进行治疗;对B超定位困难者(B组35例)采用宫颈多点注射甲氨蝶呤50mg+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结果:两组宫颈妊娠患者经治疗病情得以好转,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注射相比,孕囊内注射治疗的愈合时间短,毒副作用小。结论:联合运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加吸刮宫颈术治疗宫颈妊娠的疗效显著,其中孕囊内注射效果更佳。

    【关键词】宫颈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受精卵于宫颈管内或组织学内口以下着床并生长发育即为宫颈妊娠,是一种病情危重的异位妊娠,此疾病极为罕见,由于患者以无痛性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容易出现误诊、误治,从而导致阴道大量出血,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甚者必须切除子宫,最重的丧失生育能力,或因失血性休克而不幸死亡[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宫颈妊娠早期诊治面临着巨大挑战,且该病发病率逐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我院对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60例宫颈妊娠患者进行了确诊和治疗,联合运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获得显著疗效,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宫颈妊娠患者60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6.5岁;孕产次2~6次,既往有人工流产史。全部患者停经后无痛性阴道出血,流血量为180~550ml。妇科检查宫颈口松弛、宫体与宫颈呈葫芦状,双侧附件正常;阴道彩超检查显示宫腔内空虚、宫颈管内可见2.2cm×2.0cm大小的孕囊,囊内胚芽组织明显。

    1.2 方法

    A组(25例):全部患者口服米非司酮25mg,每天两次;在阴道彩超的引导下,经宫颈妊娠孕囊内将0.6~1.2ml囊内液吸出,注射甲氨蝶呤2ml于孕囊内。B组(35例):均为B超定位困难者,患者口服米非司酮25mg,每天两次;于宫颈3、6、9、12分点对50mg甲氨蝶呤进行注射。每天复查患者血β-HCG一次,3d后行阴道彩超检查,对患者阴道出血状况、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患者血β-HCG下降15%,说明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无效者暂停治疗1周后持续进行第2疗程。出现胎心搏动减弱、孕囊枯萎状况者行吸刮宫颈管手术,术后使用纱布条和明胶海绵用于创面的止血。

    1.3 指标观察

    观察并记录患者入院时至血β-HCG水平下降15%的时间;用药后阴道出血量(出血量≤100ml记“+”、>100ml<600ml记“+ +”、≥600ml记“+ + +”);孕囊枯萎时间(自用药后阴道彩超复查发现孕囊包块变小的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出现不良反应为1个系统记“+”、2个系统记“+ +”、3个系统及以上记“+ + +”);住院时间(从确诊入院至清宫后阴道无出血情况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治愈,术后病理报告为宫颈妊娠。B组孕囊枯萎时间、住院天数、血β-HCG起效时间、出血量及药物毒副作用显著优于A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宫颈妊娠指受精卵在宫颈管内着床和发育,其发病率不到异位妊娠的1%。治疗宫颈妊娠主要是除去妊娠组织,对阴道出血情况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缩短治疗时间,以避免子宫切除风险[2]。但由于宫颈妊娠患者以无痛性阴道出血为症状,部分停经史不明确,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容易出现误诊。近年来,宫颈妊娠的诊断应用阴道彩超和血β-HCG检测,使疾病的早期确诊率得以提高,有效避免了误诊导致患者大量出血而引起危重情况的发生。

    米非司酮能够结合内源性孕酮,对凋亡基因进行调节,使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凋亡、蜕膜组织局部改变,NK细胞和T辅助淋巴细胞进一步破坏免疫微循环,导致滋养细胞胚胎坏死,从而逐渐分离宫颈管壁脱落或吸收[3]。服用米非司酮后患者的出血量显著降低,无呕吐、恶心等药物反应,孕囊快速枯萎,患者住院时间得以缩短。甲氨蝶呤阻碍四氢叶酸的合成,对细胞DNA的合成造成干扰。滋养细胞对甲氨蝶呤敏感,受甲氨蝶呤的抑制作用,滋养细胞增殖受限,并逐渐死亡。甲氨蝶呤存在骨髓抑制、肝肾损害、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患者停药后可恢复正常。一般多采用甲氨蝶呤50mg单次肌注予以治疗,但用药过程中仍会有毒副作用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疗效比B组稳定,但B组患者的疗效比A组显著。

    综上所述,联合米非司酮能够加强甲氨蝶呤的杀胚效果,同时使宫颈胶原纤维降解,孕囊枯萎进一步加速,患者住院时间有所缩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降低,解决患者生育能力的保留问题。因此,联合药物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对宫颈妊娠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晓峰,李荣,周怀君,等.宫颈妊娠10例临床诊治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2):202-204.

    [2]赵宁,祝昭惠.宫颈妊娠18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6):372-373.

    [3]刘菁,王跃莲,赵丽,等.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2(4):225-226., http://www.100md.com(康彩虹)